close
入媽媽這行幾個月了。明顯感到自己有許多轉變,談不上好壞,反正就跟以前不一樣。

那天跟一位親友碰面,她說,以前的我是多麼地講究美食細節和生活美學啊!等照顧寶寶歩上軌道後,我應該要為自己而活,重新過過像之前沒有孩子的生活,畢竟我已經失去這麼多……

親友的好意我心領了,我想她心底沒說出口的O.S.應該是:「天哪!妳怎麼變這麼隨便邋遢!妳以前不是這樣的!」

大小姐時期的我,吃頓飯餐具要擺得漂漂亮亮。吃個下午茶蛋糕旁還要點綴薄荷葉和草莓。吃橘子絕對不能從中間掰開,一定要細細把皮剝掉,留下完整的圓球狀果實……

就連吃便當,我也無法忍受菜跟飯混合在一起,蒸煮出來的味道。

而現在,哪來那麼多美國時間搞這些?!每到中午,我總是快速的把飯和菜盛到大碗公裡,放進電鍋蒸熟,等孩子睡了的空檔再端出來扒幾口飯。然後繼續照時刻表擠奶、餵奶、洗衣服。

咖啡館掰掰、書店掰掰、美術展覽掰掰、音樂會掰掰、下午茶手作點心煮大餐跟親友們聚…...這些都暫時說聲莎喲哪拉。

這位親友為我可惜,覺得我失去太多。我在心中靜靜問自己:真的有「失去」這樣的情緒嗎?很明顯答案是否定的;我一點都沒有失去的感覺,甚至連對過去生活的失落感也沒有。

因為,選擇做個母親,不是自己的選擇嗎?一旦想清楚了、決定了,哪有什麼好可惜?我只不過是決定捨棄過去的享受,好騰出空間迎接新型態的幸福。孩子來了,在有限的時間裡,認真學習當個媽媽,這是我眼前的要務,也是讓我感到歡天喜地的事業;我把它當一件作品,細細品味好好創造,就像之前我對美食和生活諸多細節的要求般。

我想到我的母親也有這樣的理念。她說,結婚前她穿照著日本雜誌量身訂做的高級洋裝,每天打扮的光鮮亮麗。有了我們之後,她連一件五百塊錢的衣服都捨不得為自己買;姊妹們笑說她很可憐。前天越洋電話裡,我問老媽:做了母親後沒有漂亮衣服穿,妳會不會覺得自己真可憐?她笑說一點也不會啊!有捨才有得,養兒育女雖然辛苦,但卻很值得。我想我明白她指的是什麼。她曾說過:「如果要做,就心甘情願,不要邊做邊怨。」

傳統下的母親角色總是犧牲奉獻一切,把所有期望灌輸到孩子身上,辛辛苦苦到頭來沒有自己,孩子也不見得照她期望的走,失望之餘,她對家人產生怨懟與不滿。這樣讓人窒息的愛太可惜。我想要時時提醒自己:但願以後不會變成那種充滿怨念,心不甘情不願,老是碎念著「攏是為你好」的台劇版母親(笑)。

我寧願這輩子,都扎扎實實、心甘情願地活在當下。不緬懷過去,不幻想將來,就只是專心享受眼前的美好光景。我想,這是有了孩子後最大的恩典與感觸吧。

養育孩子的本身該就是享受:享受和寶寶每一次的親密互動,揉揉他Q嫩嫩的腿、聞聞他嬰兒特有的香味、親親他臉頰讓他喀喀的笑出聲來……不需要賦予太多寄望,也不必等他長大成人來回報什麼;這些純粹的快樂就是為人父母的最好回饋,我不想那些額外的雜訊來干擾這份純淨的幸福。

等到孩子有天展翅高飛〈那一天想起來雖然遙遠,但終究會來臨!〉,我願我能獻上最多的祝福與鼓勵,然後,我知道我已經完成階段性任務,可以再度計畫一些我想做的事。至於到時想做些什麼樣的事,就到時再說吧。

在那之前,能在週末時分偷個小空閒,和老公分享一杯星巴克的豆漿拿鐵,配上一塊香潤的檸檬蛋糕〈只用醜醜的普通盤子端盛著〉,如此,一個新手媽媽就已心滿意足矣。
arrow
arrow

    F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